在古典音樂的浩瀚世界里,有無數的音樂家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優美經典作品,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氣度不凡的優雅印象。然而,在小提琴家中卻又有著這樣一位“與眾不同”。
林朝陽是誰?這個問題很多人在問,甚至包括他自己。他的標簽實在有點多,小提琴家、教育家、音樂制作人、影視劇音樂的作曲人......他還有一個綽號“鹽哥”。既然叫“鹽哥”,他的很多話題都和“鹽”有關。
“在藝術中的分寸把握和在生活中的與人相處,是何其相似,就好比做飯下鹽,你給多了,他齁的慌,給少了他又嫌淡,我以‘鹽’提醒自己?!}’是當我嘗遍了以后尋覓到的平衡感,‘鹽’是活的,是感受生命的意思,是每天每次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意思,‘鹽’既是情懷,也是尺度。”
“瘋子”和天才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2008年,鹽哥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當的好好的,可他覺得二度創作不好玩,轉頭做流行音樂去了。盡管在傳說中的音樂圈鄙視鏈里,鹽哥這是給自己“降級”,但其實編曲作曲涉及到的專業技術并不比演奏簡單。那時的古典音樂圈,沒人干這種事兒?!?strong style="outline:0px;">林老師瘋了吧!”大家都這么說。
可瘋子與天才之間往往只有一線之隔。比如鹽哥。“他們覺得我太獨,太狂,不會混,其實我正常的很。藝術是個人的事情,混是對自己的不誠實。”
卓越的人往往獨辟蹊徑
對待音樂他“玩”到癡迷
11月6日,林朝陽將來到哈爾濱大劇院,為冰城的樂迷朋友帶來《弓弦魔法——傳奇小提琴家林朝陽獨奏音樂會》,他的弓弦上會煥發出怎樣的魔法?聽林朝陽用他的“鹽度”為我們調味塔爾蒂尼、理查德·施特勞斯、羅伯特·舒曼、克拉拉·舒曼、約翰內斯·勃拉姆斯的經典作品。
小提琴演奏:林朝陽
林朝陽(鹽哥)師從于上海林宜弩先生,1981年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先后師從張世祥、周斌佑、丁芷諾教授,并由丁芷諾教授指導專修弦樂四重奏表演,這為他日后創立的“北京弦樂四重奏”樂團打下扎實的基礎。1987年,林朝陽(鹽哥)贏得全國弦樂四重奏選拔賽第一名,1988年,又于英國樸茨茅斯國際四重奏大賽中獲獎,同年,獲國家教委獎學金赴前蘇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學習,師從西赫姆薩耶娃教授(偉大的蘇聯小提琴教育家楊波爾斯基的傳人),1994年,以小提琴專業、四重奏專業、室內樂專業全優成績獲碩士學位。此后,在意大利“利比策國際小提琴比賽”、 俄羅斯“楊波爾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等眾多的國際比賽中獲獎,從而成為我國惟一一位在小提琴獨奏和四重奏兩個領域中,均在國際比賽中獲獎的小提琴演奏家。1996年,應中央音樂學院之邀回國任教。1997年,成為該院最年輕的小提琴和室內樂副教授。同年,成立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四重奏團”。1998年,成立中央音樂學院學生室內樂團并擔任指揮......
林朝陽(鹽哥)的藝術工作,促進了我國年輕一代室內樂事業的發展,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并受瑞士蒂契諾國家電臺之邀錄制莫扎特弦樂四重奏專輯。
美國作家蓋·泰萊茲聽了他的演奏評論道:“難以置信,在您的音樂中我能聽到那曾經的歐洲式的優雅……”
法國小提琴家雅克·布萊聽了他的演奏稱贊道“在樂句的安排、音色的變化、節奏的控制、激情與寧靜的對比上都極為完美,表演無懈可擊!”
已故音樂大師艾薩克·斯特恩對他亦有著高度的評價,并將他的樂曲錄入奧斯卡獲獎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
林朝陽(鹽哥)除了藝術造詣高超,他又將自己的本領傾囊教育給無數學子,他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青年演奏家,包括王小毛(國家歌劇院管弦樂隊副首席)、王聰聰(青年獨奏家,國際比賽獲獎者)、張精冶(青年獨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師)以及眾多任職于世界各地樂團中的優秀演奏者。
林朝陽(鹽哥)說,音樂藝術應更廣泛的傳播,而不止于學院,于是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出版了一系列的教學著作,包括《小提琴演奏的秘密》《小提琴演奏法》《鈴木教學法》等經典的小提琴教學作品。
他又為《流浪者之歌》《波蘭舞曲》《引子與塔蘭泰拉》等八十余部著名樂曲錄制示范教學影碟。
就這樣,三十余年如一日,他的足跡踏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日本,他的樂曲與教誨回響在每一位愛音樂的朋友與無數莘莘學子的腦海之中。
近年來,林朝陽(鹽哥)還應邀參與了諸多影視劇的音樂創作,我們耳熟能詳的[人間正道是滄桑][蝸居][手機][我的兄弟叫順溜][姐妹新娘][你是我的兄弟],電影[秋喜][扎蘭諾爾][刺青][辛亥革命][失戀三十三天]等等都記載著他的藝術痕跡。
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鋼琴藝術指導教研室副教授。曾擔任“北京梅紐因國際青少年小提琴比賽”(2012)、“文華藝術院校獎—第十屆全國青少年小提琴比賽” (2012國家文化部主辦) 等多項大型比賽的官方鋼琴藝術指導;曾獲“第8屆俄羅斯‘音樂?參崴’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最佳鋼琴藝術指導獎等多項藝術指導獎項,并有音樂相關專著出版。
傳奇小提琴家林朝陽獨奏音樂會
聽林朝陽用鹽度調味大師之作